國際培幼會 × 多元學習坊:守護兒童—家長工作坊系列
第三節:《一切由講故事開始》家長工作坊
相信家長對「親子共讀」這一詞並不陌生,但事實上,它與床邊唸故事有什麼分別?另外,孩子年紀還小,家長應從甚麼時候開始共讀?又應該如何選書?
我們誠邀你參加以下工作坊,由國際培幼會(香港)總幹事
蕭美娟博士與身兼童書作者的媽媽
吳凱霖女士和
Michelle Leung,與家長分享親子共讀的好處及講故事的要訣;以及推薦兒童讀物,讓家長學習接納孩子的感受、檢視彼此關係,並增強孩子自我保護和尊重他人的意識。
工作坊特別推介專為兒童而設的《多元互動情緒》繪本系列及《孩子是百寶箱》圖書系列,希望家長和孩子一同享受閱讀的珍貴時光。
目的
內容
- 親子共讀的益處
- 講故事的小貼士
- 以《多元互動情緒》繪本系列為例,讓孩子了解情緒和感受
- 以《孩子是百寶箱》圖書系列為例,教導孩子保護自己、尊重別人
授課語言
講者介紹
國際培幼會(香港)總幹事。育有兩名兒子,在孩子長大後再次投身職場,成為在職媽媽。2015年加入培幼會,致力開拓本地兒童權益工作,積極推動守護兒童政策及兒童參與社區發展工作,並期望與不同持份者集結力量,將香港打造成「守護兒童之都」,使每個兒童及青少年都能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成長。
幼兒教育專家,親職專欄作家。育有兩女的三職母親,碩士主修國際關係,成為母親再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課程,研究見於學術期刊,現為多元學習坊高級總監。公眾教育方面,開設《Hello Bonnie國際親子台》與家長分享各地育兒經驗,著作包括《跟孩子說ok! — 釋放孩子的99種可能》及《口罩下的微笑》,於Oh!爸媽、明報、HK01、香港教育城、BEAgazine等不同報章及親子平台撰寫專欄。
閱讀點創辦人兼作者。擁有逾20年跨區域的企業工作經驗,其中致力於教育行業10餘年。母親這個新角色,給她帶來了啟發,讓她開始追逐自己的夢想,將本身對閱讀的熱誠與喜愛注入到自己全新的事業。作為閱讀點基金會(在香港新成立的註冊慈善機構)的創辦人,她致力啟發孩子們快樂閱讀,並鼓勵他們通過閱讀,給他人帶來啟發和靈感。